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9年第1期
编号:13395081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诊断(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1期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与设备方法的不断开发,研究者提出超声心动图检测与生物标志物检测两种比较准确、客观的检测方法。

    3.1 超声心动图用于检测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超声心动图是利用超声测距原理,通过脉冲超声波透过胸壁、软组织测量其下各心壁、心室及瓣膜等结构的周期性活动的一种技术[13]。超声心动图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诊断主要用于判断左心室是否存在明显的舒张活动异常。

    对于存在舒张功能异常的患者,其超声心动图具有如下特点:(1)对于心脏舒张功能异常,其心肌松弛的图像与正常状态具有明显的差异,具体表现为跨二尖瓣E峰减低,代偿性A峰增高,会导致E/A的值降低。因此临床上将E/A的比值的下降认为是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的早期表现,这种患者处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疾病的早期阶段。(2)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由于心脏功能受到影响(例如左室顺应性下降、容量负荷过重或二尖瓣关闭不全),心脏的充血过程受到抑制,因此左心房压力升高。在超声心动图上,这种病变显示为E峰的明显升高,并且E峰还伴随着明显的减速期缩短,E/A比值则增加。(3)在心肌松弛导致的E/A降低与心脏充盈受限的E/A上升之间可能会相互影响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43 字符